苏州中畅物流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点击展开

公路运输如何应对恶劣天气?

发布时间2025-07-01

公路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其安全畅通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转。然而,暴雨、冰雪、大雾等恶劣天气频发给公路运输带来严峻挑战。本文将系统分析公路运输应对恶劣天气的关键策略,包括预警监测、分级管控、应急联动和科技赋能等方面,并结合各地实践经验,探讨如何构建更完善的恶劣天气应对体系。

智能监测与精准预警体系

应对恶劣天气的首要环节是建立**“早预警、早响应“**的监测预警机制。当前,多地已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如吉林省在128处高风险路段安装倾角监测仪等“电子哨兵“,配合省级监测预警平台实现灾害风险“云监控“。韶关市作为全国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试点,建立了包含29个气象观测点、14个易结冰路面测温点的监测“矩阵“,并开发浓雾AI智能图像识别模型,推动高速公路区域性恶劣天气快速预感预知。

分级分类管控与联动响应

针对不同等级的恶劣天气,实施**科学的分级管控**至关重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知明确要求制定高速公路分级分类管控阈值,视情况采取管控或封闭措施。韶关市创新建立“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和“15、30、45分钟“高效处置区,完善16项配套应急处置措施。青海省海东高速支队在暴雨橙色预警发布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加密巡查频次,重点监控易积水路段,发现险情后各部门协同处置,事故现场半小时内恢复通行。沧州市交通运输局则针对不同气象风险等级对重点桥梁实行分级管控,保障干线公路畅通。

应急力量前置与物资保障

恶劣天气应对需要**充足的应急准备**。吉林省构建了“1个省级中心+8个区域基地+N个临时站点“的救援网络,重点区域可实现30分钟内应急力量到位,2小时内基本抢通。五华区交通运输局应对寒潮雨雪天气时,提前储备工业盐约4吨,调配专业养护除雪除冰队伍8人随时待命,并准备挖掘机、装载机等应急设备。交通运输部在强降雨防范工作中要求,连续降雨期间要提前备足各类防汛装备物资,预置应急抢通力量。

随着自动驾驶、5G通信等技术的发展,公路运输应对恶劣天气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但核心仍在于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通过完善机制、强化科技、凝聚合力,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公路运输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企业微信截图_17513501637916


Baidu
map